我一个南方人,第一次听到“鹤岗”这个名字,是新闻上关于它那里房价特别低的报道。
在寸土寸金的杭州,5万能不能买两平米都是个问题。而在鹤岗,5万可以买一套房子。换做任何人,都很难不心动。
随着互联网的普及,很多移动岗位的办公地点比较自由,面对超低的房价,许多年轻人蠢蠢欲动。
鹤岗政府也由此嗅到了机会,试图通过流量的曝光,撬动更多可能性。
这两年,鹤岗推出系列专项措施。打造直播电商共享基地,发力网红经济,吸纳自媒体类人才等……
鹤岗这几年发展迅猛,尤其有利于文旅、电商等服务行业。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7.8%,高于全省平均水平9.4个百分点。
鹤岗,通过“引进人才”的方式带动产业,带动资金入驻,带动城市发展。当然,由于地理环境和经济建设造成的一些问题,鹤岗依然撇不开“小众”、“网红”等标签,但尽管如此,在同水平城市中,鹤岗已经名声在外。
如果说,鹤岗是用“人才”带动城市发展,那么今年爆火的淄博,则更直接地“搞钱”。
短视频迅速发展,加上疫情过后的第一个旅游高峰节点。今年的“五一”,淄博烧烤着实赚得盆满钵满。
据说,淄博用20天时间,就新建了一座可容纳近万人的烧烤城。烧烤走红后,淄博的大量资源和精力,基本都投入到了烧烤经济的相关领域。连烧烤摊,都得配置比常规状态更多的警力。
其实在五一假期光顾淄博的大部分年轻人,很少会有机会再来第二次,但一次成功的营销,至少足以带动一段时间内的经济发展。
这两座典型的网红城市,一个热衷于“搞人”,一个着手于“搞钱”。且不论靠短暂的爆火,是否能拥有长久流量。但能走出第一步,已经算是一个很大的成功。
放到商业上来讲,就连城市发展都知道需要“搞人、搞钱”,作为创业者的我们,难道不应该有所启示吗?
首先,“人”是一切的根本。
去年8月,鹤岗发布最新人才引进政策,对于不同类型的人才进入鹤岗给予一定的安家补贴和生活补助。
鹤岗政府的目标当然是城市发展。但由于人才和资源的匮乏,短时间内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。而资源和城市建设不仅需要上层政府的支持,更多的是人才的贡献。而要解决人才的问题,住房是第一要素。
正如作为创业者的我们,盈利变现自然是我们最直接的目标。但变现是一件细水长流的事情,在实体产业中,变现的一部分利润是要重新投入到经营成本中去的。这也就意味着,就算短时间内赚到钱,而随着经营时间的不断拉长,一旦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,很有可能在后期导致亏损。
而人才和团队的培养,才能更好地做到“开源”。因此,在不断变现的过程中,我们更要注意团队人才的培养,以及寻找优质的货源和经营模式。
其次,如何解决“人”和“钱”的问题?
这是每个创业者、每个企业最基本的商业逻辑。小门店先搞钱,大企业先搞人;实体门店吸引周边用户,建立私域,用户裂变,大企业则选择强强联合,置换资源。
作为中小型销售终端,在引流的过程中不断扩建自己的私域流量池,通过互动维养增加复购频率,在忠实用户中找到属于自己的KOC,并与之进行合理的利益分配,共同完成目标。
因此,解决“人”的问题,一部分是用户,一部分是对门店有益的KOC人群。当聚集在我们周围的“人”越来越多,钱自然就来了。
第三,商业体系建立,稳步进入“滚雪球”模式。
创业容易守业难,短期赚钱可以靠运气、时机,但站在长期主义的立场下,必须拥有一套完整的、可长期执行的商业体系,稳步进入“滚雪球”的健康状态,扩大经营规模。
规避风险,定期促销,互动维养……这些扎根在日常经营中的种种,既要有着宏观把控,又要随着时局变动而灵活调整,对于创业者来说是一种考验。
大到城市规划,小到一家门店的经营,都是在解决“人”和“钱”的问题。商业模式的一切打法,都应该是站在长期主义的角度下,结合经营环境的实际情况,去一步步做升级。
一直以来,她经济研习社都在与全国各地的伙伴们交流探讨,关于服务品质女性的实体门店和终端销售的经营模式。我们希望有更多的朋友能与我们进行链接,一同迈向未来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