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月5日,“多家茶饮品牌联合抵制外卖满减”这一话题冲上热搜。
而在更早的11月1日,众多茶饮品牌加盟商收到了同样一则信息:
短短几天之内,十大茶饮品牌往昔“满25减10”、“满35减12”的满减活动全部消失。其中,喜茶和茶颜悦色直接取消了满减,奈雪将满减调整为“满70元减1元”,而另外七个品牌则改为“满50元减1元”。
众所周知,茶饮品牌以“卷”著称,你添加新成分,我就起个新名字,你换上新包装,我就搞洗脑营销……
这一回,各位兄弟打着打着抱团在一起,着实有点让人看不懂了。
许多从事茶饮行业多年的业内人士接受采访,道出了其中的“奥秘”:
流量沉淀与营销成本,分配不均。
什么意思?简单来说,门店入驻到外卖平台,用户到平台来购买商品。但是在这个过程中,用户——也就是流量沉淀,依然在平台里,而门店的“满减活动”的优惠让利,则是由商家来承担。
门店的“满25减10”活动,减去的这10元由门店支付,但用户兜兜转转始终留在外卖平台中。当下一次,用户再想喝奶茶时,依旧是从外卖平台登录去购买。
这些用户始终不属于门店,一旦门店从平台撤出,就断了和用户的链接。
门店被扼住脖颈,付出了营销成本,却得不到“人”。
于是,一场品牌联合战拉开帷幕。
茶饮品牌不是搞不起活动,而是不想在外卖平台上“为他人做嫁衣裳”。我们发现,在这些品牌的自有小程序上,依然有满减活动和各种优惠,比在外卖平台上直接购买要便宜。
平台作为“沉淀流量”的地方,拥有大量用户,也手握制定规则的权利。
如今,醒悟过来的品牌方开始了“流量冲击战”,正在想尽一切办法,把“人”引到自己的私域流量池中,跳过平台,直接链接。
这是趋势,也是必然。
作为线下实体门店来说,区域优势使得我们的顾客群体和线上比较,流量更稳定,群体更固定。
既然如此,何必每一单都需要通过一个“中间商”来做周转,还要支付平台佣金呢?培养用户直接访问门店的习惯,一方面可以让触达更快速有效,另一方面,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平台内其他同类门店的竞争。
在如今的商业时代,合理运用第三方工具和平台已是必不可少的。但是,门店可以“依靠”第三方,却不能“依赖”第三方。面对流量,必须始终站在“第三方”的前面,直接进行链接,时刻牢记“第三方”只是我们门店经营过程中的一个工具。
建立属于自己的私域流量池,把挖掘流量的这口井,造在自家后院。公域开源,私域节流;将付费引流转化成固定粉丝,再进行存量转增量的裂变,才是门店的长久之道。